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支付受冷落,金融科技研究更显不足?

全国股票配资: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国央行、金融从业者等都逐渐加大了对数字货币的重视。 今日分享一篇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撰写的文章:《支付现代化与金融

全国股票配资

<股票怎么玩>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支付受冷落,金融科技研究更显不足?

本文转自:《比较》(公众号:-)

本文内容略有删减。

在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框架中,支付所占的篇幅并不大。传统理论高度关注货币供给、需求以及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但不太关注货币流通如何通过支付系统进行。较多讨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及其对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但很少讨论这些资产负债表调整如何通过账户体系的操作得以实现。这个方法论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已显不足。比如,要准确理解欧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必须理解成员国央行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的余额。

这个方法论在金融科技研究中更显不足。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来的一系列研究工作,都充分地反映出理解支付和账户体系对研究数字金融的关键意义,不夸张地说,数字金融创新其实就是从支付开始的。支付现代化既是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根本支撑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支付受冷落,金融科技研究更显不足?,但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积累明显不足。

经济和金融活动伴随着参与者资产负债表的调整以及经济价值在他们之间的转移。这其中,交易双方为最终完成交易而进行的付款人对收款人的货币债权转移,就体现为支付。对货币和证券等金融资产而言(现金除外),账户是资产持有、交易、清算、结算以及金融当局统计监测和监督管理的基本载体,是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运行的基础。对经济和金融活动,除了经济学和金融学分析方法以外,还可以根据会计准则研究对参与者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可以从支付系统研究伴随的货币流通,可以从账户体系的微观尺度进行细致观察。这四个不同角度相互印证,能提高我们对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分析能力,正如物理学家从波和粒两个属性研究光一样。

支付是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入口,是线上信任关系的基础。从全球范围看,支付现代化与以下九方面经济与金融发展目标有紧密联系:

1.改进批发支付系统;

2.为零售用户提供快捷支付服务;

3.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支付机构影响货币流通_支付系统在数字金融中的作用_支付账户与金融精准营销

4.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无接触支付需求;

5.在现金使用减少的情况下提供安全、低成本支付工具;

6.促进零售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

7.促进金融普惠;

8.保护用户数据隐私;

9.有效实施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等监管。

当然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支付受冷落,金融科技研究更显不足?,不同国家因国情不多支付机构影响货币流通支付机构影响货币流通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支付受冷落,金融科技研究更显不足?,在这九方面目标中侧重点会有不同。目前广受关注的是稳定币和法定数字货币在支付现代化中的应用。对稳定币和法定数字货币有多个理解角度,比如货币形态演变的角度支付机构影响货币流通,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的角度,以及“货币竞争”的角度等。

支付账户具有贴近场景、贴近用户的特点。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通过支付账户能掌握的用户信息和交易信息等各类信息越来越多。再加上支付账户的实名特点,使得对用户的爱好、信用和行为等的准确推断成为可能,而这构成金融精准营销、大科技信贷等的基础,可以称为支付账户衍生出的金融业务。

从我国数字金融领域的实践来看,科技公司进入金融业,往往先从支付服务开始,通过打造商业闭环来放大平台效应,以实现从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的转型。2019年以来,全球支付行业兼并收购不断升温,并在新冠疫情中加速,说明支付在数字经济、数字金融中的基础地位已越来越受认可。但支付账户衍生出的金融业务因为与用户信息、平台效应等纠缠在一起,产生了很多新的监管问题,相关挑战并非我国所独有。

从全球实践看,对上述问题主要有两类应对方式。第一,使用新的身份管理方式,以分离支付服务和对用户信息的收集,数字货币就有这方面功能。我国数字人民币首倡的可控匿名原则,预计将在全球的稳定币和法定数字货币设计中得到普遍遵循。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Agustín 今年1月底在斯坦福大学关于数字货币和未来货币体系的演讲中,就特别提到了身份管理方面的问题。第二,加强隐私保护。比如,欧盟委员会去年底《数字市场法案》草案提出,数字经济“守门人”不得基于“核心平台服务”整合个人数据,实质是通过牺牲经济效率,来削弱“守门人”的竞争优势,并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

本文内容仅为参考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配资有杠杆,入市需谨慎。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独立判断,本站不对任何投资决策结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链接:http://qingshula.com/html/quanguogupiaopeizi/426.html

二维码
浏览器扫一扫访问

联系管理员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596123666qq.com